中国农学通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一 引言

目前,我国在振兴乡村过程中需要更多优秀农学人才的支撑与保障,而农业院校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场所。当前,农校在培养农学人才时存在很多的局限与不足,如缺乏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有限、缺乏健全与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流程等等。为了能够加快提升农学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学校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与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流程,从多个方面与角度展开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能够促进农学专业学生取得更好发展,为我国乡村的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与保障。

二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时,高校要围绕培养能创业、懂管理、善经营等维度来展开教育,不断为乡村振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乡村人才,推动我国三农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促进国家更加繁荣与昌盛。与此同时,当前,高校供给的农学专业人才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很多高校的农学专业人才并不愿意去农村就业和创业,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于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和急切的,尤其是对新型、复合型、综合性农学人才的需求非常之高,在这样的矛盾与背景下,高校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时,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与方式,从思想、行为以及作风等多个方面来塑造与培养农学专业学生,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的投身到祖国需要的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去,为国家管理好农村、帮助好农村、发展好农业,从三农角度去帮助农村取得更好发展。

因此,高校通过全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培养策略、优化人才培养路径,针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来开展各项人才培养工作,力争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振兴乡村的优秀农学专业人才,助推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健康发展作出贡献[1]。

三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校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时,由于教学思路与方式的局限、方法与模式的落后,教学体制不健全、师资力量缺乏等,使得高校培养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人才培养思路与理念的局限

很多高校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时,并没有全面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进来,且在教学方案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与健全方面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与能力,一些教师育才思想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落后性,没有更好地解放思想来制定与国家振兴乡村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策略,从而在培养农学专业人才时容易遇到问题和瓶颈,限制和制约了农学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缺乏全局意识与国家意识,没有更好、更全面地结合我国三农问题和三农政策来培养优秀人才,这也是制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又一问题。

(二) 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

在培养农学人才时,高校以及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奔着这个目标去定位教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培养农学专业人才的目标。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定位上并不明确,模糊不清,培养目标也不明确,存在错位和不清晰等问题,这使得高校培养人才的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类型与标准、学科结构与内容、人才培养层次和发展方向等来确立目标,结合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对农学人才的具体标准与要求来进一步完善目标,从而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逐步开展各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和工作。但是由于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定位都不明确,其人才培养的层次也不分明,导致人才培养工作陷入混乱与困境。还有一些农业院校正向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努力发展,这样的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科学,过分重视科研型、学术型以及理论性人才的培养,而对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所忽视,这就导致在培养农业人才时容易出现培养目标错位等问题,也会影响农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 教学方式、方法与内容的单一与传统

在当前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时代与背景下,很多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顺畅、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很多高校在开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时,一味的运用单一 传统的育人模式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没有将当前国家以及社会对农学人才的实际需求和标准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与素养,从而导致农学人才培养工作受限,不利于高校优秀农学人才的更好培养。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来开展教学,而教材的内容多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一定的兴趣与积极性,限制和制约了农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此外,有些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过分重视农学科研内容方面的教学,而对于农学实践与创新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少涉及,这样的思想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发展方向存在偏差,也会引导学生过分重视农学科研方面的学习与探究,忽视农学实践课程的深入探究与讨论,不利于综合型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2]。